目录名称:政策文件发布机构:辽宁省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01日 2021年06月01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辽宁省气象局2020年辽宁省气象灾害公报

    2020年影响我省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干旱、高温、冰雹、寒潮、暴雪等。气象灾害种类接近常年,具有发生时段集中、区域重叠、强度较强的特点。

一、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一)暴雨和台风

全省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11次,比2019年多7次,为近7年来发生次数最多的一年。年内最晚区域性暴雨出现在1117日至20日,为我省有记录以来最晚区域性暴雨。7月仅出现一次暴雨过程,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全省共出现8次暴雨,平均34天一次;共有4个台风影响我省,其中有3个台风半个月内“连击”影响,为我省史上首次。整体来看,暴雨过程落区高度重叠,多集中在我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暴雨极端性强,最强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在831日至91日,大连普兰店区双塔街道累计降水量265毫米,大连庄河市步云山乡最大小时降水量113毫米,超过大连庄河市历史极值。

85日,受台风黑格比影响,我省东南部地区出现中雨到大雨,丹东南部、大连庄河市及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局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最大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降水量均出现在丹东凤城市白旗镇,分别为112.9毫米和44.2毫米,大连庄河市栗子房镇最大瞬时风力达9级。

825日至27日,受台风巴威影响,我省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大连普兰店区同益街道过程最大降水量达203毫米,鞍山海城市高坨镇最大小时降水量达72毫米,2745时大连长海县小长山岛镇最大瞬时风力达9级。

92日至3日,受台风美莎克及东北冷涡共同影响,我省东部地区出现暴雨。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过程最大降水量达97毫米,丹东元宝区九道街道最大小时降水量达47毫米,全省36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大连长海县小长山岛镇最大瞬时风力达10级。

97日至8日,受台风海神及东北冷涡共同影响,我省东北部地区出现暴雨、个别乡镇大暴雨。铁岭西丰县营厂乡出现过程最大降水量达103毫米,辽阳灯塔市西大窑镇最大小时降水量达21毫米。全省66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大连长兴岛经济区交流岛街道最大瞬时风力达10级。

(二)干旱

我省连续第四年出现夏旱。61日至81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6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其中,沈阳、锦州、阜新、朝阳、盘锦和葫芦岛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90%,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持续少雨,致使我省西部和中北部地区出现较重气象干旱,干旱过程从6月中旬开始持续至8月上旬,持续时间56天,平均重旱以上干旱日数14天,比常年偏多7天。

(三)高温

全省出现高温过程2次,比2019年少1次。616日至22日、720日至26日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均达67天,平均最高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3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7以上,主要出现在辽西地区。其中720日至26日高温过程,全省平均最高气温32.3,比常年同期偏高3.6,仅次于1994年的32.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0724日出现在朝阳。

(四)冰雹

全省共出现冰雹灾害4起,比2019年少9起,为2014年以来发生次数最少的一年,主要发生在大连、营口和朝阳地区。初雹时间527日,终雹时间95日,与2019接近。

(五)寒潮

全省共发生寒潮13次,与2019年持平。上半年发生5次,下半年发生8次,其中11月发生4次。

8次寒潮发生在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和朝阳地区。117日至11日,全省出现了年度最强的寒潮过程,53个国家气象站达到寒潮标准,过程平均降温幅度14.0,其中丹东东港市降温幅度达18.920201228日至202113日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中北部地区日最低气温连续低于-20的天数达37天。

(六)暴雪

全省共出现大到暴雪天气3次,比2019年多2次。暴雪发生时间主要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集中在东部和中北部地区。214日至16日,我省出现2009年以来最强降雪,全省平均降水量是常年2月平均降水量的1.8倍,本溪桓仁县过程最大降雪量达36.2毫米,本溪市和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最大积雪深度达29厘米。

二、气象工作开展情况

(一)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全力做好夏旱、旱涝急转、台风三连击11月历史同期最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服务保障工作。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抗旱特别工作状态1次。发布决策材料164期、手机预警短信3372万条、传真8.6万条。在省级电视频道滚动播发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6次,手机全网发布暴雨红色、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6次。与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6次。与省水利厅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0次。

(二)全力做好粮食安全气象保障

组织开展关键农事期气象预报预测。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指导农业生产和气象灾害防御的文件13个。精准靶向为全省农机手提供气象服务短信。通过全省11446个气象预警大喇叭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及雨情、墒情、温度等气象服务信息。利用高分遥感技术开展粮食作物长势和灾害监测预报,针对旱情开展大规模增雨作业。

(三)认真开展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

制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气象专报》339期。与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合作,利用全省11446个气象大喇叭在农村地区播发疫情防控信息累计2.8万条、74万余小时。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通风廊道规划及城市空间布局建议。与省生态环境厅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典型生态红线区监测评估,发布《辽宁省生态红线区生态气象评估》报告。利用高分卫星开展植被生态状况对降尘影响分析。

(四)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围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修复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在春季农业生产和森林防火关键期,夏旱期和水库蓄水需求期,组织采取飞机夜航、驻点待命等措施,抓住每次机会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年共实施大规模增雨作业14次,增加降水量27.9亿立方米。

(五)持续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国家级地面观测业务实现自动化,全省地面观测综合指数达99.94%。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建成并揭牌。暴雨、雷雨大风等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全省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69分钟。首次发布龙卷预警提示。在30项预测预报预警业务指标中有15项质量排名全国前五。创新开展春季气象决策服务日报、干旱决策服务日评估。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开通气象专栏、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开通气象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