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助力辽阳市“两城三区四基地”建设

 

辽阳,古称襄平,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地处辽宁中部,是沈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以石化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辽阳地处辽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齐全,气象要素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难度大,做好气象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近年来,辽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与辽宁省气象局签订《共同推进辽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障辽阳振兴合作协议》,先后印发《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气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建设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放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气象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作用,助力辽阳市“两城三区四基地”建设。

围绕主线,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十四五”期间,是辽阳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改革系统集成的深化期、城市能级跃升的提速期。辽阳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成为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文化特色足、幸福指数高的宜居宜业新辽阳的目标定位,是奋力开创新时代辽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总体布局的具体化。做好《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落实,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辽阳市建设“两城三区四基地”这条主线,深度融入、精准对接、统筹谋划各项任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的精度、深度和广度,坚定不移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发挥气象服务保障的支撑作用,为开创辽阳振兴发展新局面贡献气象力量。

锚定目标,深耕气象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纲要》明确了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根本定位。《辽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应急体系,全面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的目标任务。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要精准对标任务需求,“十三五”期间,辽阳市完善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防灾减灾责任人数据库,实现预警信息政府、企业、社区、学校、村屯“5分钟五个确保”,基本解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持之以恒深耕主责主业,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补强短板弱项,努力构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体系、业务体系,发挥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支撑作用。

统筹谋划,夯实基础业务能力建设。气象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气象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防灾减灾更离不开气象部门,准确、科学、及时的预报对政府科学决策和调度起到先导性作用。一是推进精密监测。目前,全市四要素以上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平均站间距达到9公里、比例达到65%,气象观测仪器计量核查覆盖率达到95%,协同观测能力取得显著进展。要努力提升满足防灾减灾救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建成布局科学、稳定可靠、智能精密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二是发展精准预报。科学提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全福祉的气象预报预警精准程度,建成技术领先、集约高效、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系统。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8%,强对流天气橙色和红色预警提前量达到45分钟。三是做好精细服务。全面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质效,建成功能先进、保障有力、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统筹协调、集智聚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凸显科技在气象现代化中地位,激发创新动力。

凝聚合力,加快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落实见效。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政府主导落实、部门协同配合”的指导思想,加强统筹协调、深度互动和一体联动,各方全力支持配合,凝聚形成共同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综合预案+专项预案+部门细则”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密切监测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天气和水情、汛情变化,科学判断灾害发展趋势,实时掌握并及时发布预测预报预警信息,为政府和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建立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灾害防范应对机制,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城市规划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与气象密切相关,农业、交通、旅游等各行业对气象需求日益增加。要支持气象与各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将气象服务融入到粮食安全、生产发展、城市运行等多领域各环节,提高气象服务经济发展效能。发展精细化智慧交通气象服务,推进气象数据深度融入交通“一张网”。开展文化旅游精细化气象服务,在重点旅游区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创建,建设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和弓长岭温泉、冰雪旅游产业气象服务系统,助推辽阳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三是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推动局市合作机制落实见效。要把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关心支持气象事业发展。

辽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建设“两城三区四基地”这条主线,汇聚振兴发展力量,使辽阳气象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气象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气象协同发展融入新格局,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全力推进辽阳气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障辽阳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辽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袁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