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营口市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送来“及时雨”。
4日17时至5日03时,营口市气象局在营口西炮台、盖州团甸、大石桥汤池等地组织实施4轮次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共出动6台作业车辆、14名作业人员,发射增雨火箭弹32枚,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减少清明期间火险隐患、补充土壤墒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均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平均气温为-1.1℃,较常年同期(-3.5℃)高2.4℃。3月份以来,全市平均气温为5.4℃,较常年同期(2.3℃)高3.1℃;大风(阵风≥6级)日数为15.3天,较常年同期(8.9天)多6.4天。全市累计平均降水量为10.5毫米,为常年同期的49%。3月份以来降水仅为0.3毫米,为常年同期的2%。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连日偏高。
为缓解全市森林防火压力,营口市气象局通过精准的预报确定人工增雨作业时机,提前做好作业准备,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5、4、3、2、1,发射!”随着人工增雨火箭弹腾空而起,升入云层,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普降滨城大地。据监测数据显示,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4日12时至5日8时,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9.9毫米,四个国家站降水量为:营口25.4毫米,大石桥16.0毫米,盖州14.3毫米,鲅鱼圈(熊岳)16.6毫米,最大降水量站点为47.0毫米。
增雨过程期间,营口市气象局首次通过新媒体平台全程直击增雨现场,在直播间带领公众感受“硬核”人工增雨过程,科普人工增雨作业原理。直播开启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前来观看,并与主播积极互动,不到2小时的直播参与观看公众已达到9.8万人次。
此次增雨效果明显,我市森林火险等级将明显降低到一级或二级,并将维持一周左右。土壤墒情明显提高,有利于开展大田播种和水稻育苗,对春耕生产十分有利。营口市副市长高洪涛对连夜增雨的作业人员表示慰问,林草、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此次人工增雨效果纷纷点赞。(作者:崔福涛 二审:王静文 三审:杨艳萍 责任编辑:罗云凯 校对:赵月)